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新闻

糖尿病人如何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2024-06-11

来源:

人气:4

养生导读: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降糖药,糖尿病人往往吃了一种药物没有多大效果后又服用另外一种药物,这是不正确的,有些药物相继服用会产生副作用,反对患者不利。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面对这么多的降糖药怎么办?该如何选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糖尿病人如何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一)、按照病情选择降糖药:   1、一般是对饮食控制及适当活动2~4周后血糖尚不能恢复正常者才用药。上述几类口服降糖药一般每类中只用一种。如果血糖浓度升高,则用小剂量磺脲类或双胍类。有条件时也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拜唐平)及伏格列波糖(倍欣);或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匹格列酮。如果用1~2周后血糖仍高,则增加剂量或2种药合并用。   2、如发现糖尿病时血糖即较高,如18毫摩/升,也可一开始用两种不同作用的药,待血糖下降后,再逐步减量或撤掉一种药。如空腹血糖不是很高,主要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则可在三餐前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唐平)、伏格列波糖(倍欣),或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等)。   3、临床实践证明,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选用胰岛素治疗,而那些不伴有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适合选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二)、按照人群选择降糖药:   1、适合儿童的降糖西药   由于少年儿童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选择的药品必须对生长发育无影响,目前经过临床验证的只有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并且,药量应根据孩子的体重减量使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与成人患者基本相同。对于1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来替代患者自身分泌的不足。对于2型糖尿病,往往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如果效果不好加用口服降糖药,再控制不住则需使用胰岛素治疗。   2、适合老人的降糖药   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体力活动减少,身体肥胖,摄食增多及常用多种药物等因素存在,糖尿病症状常不典型,并且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而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被专家确定为合理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同时强调指出良好控制标准是将血糖控制高限,以适应老年患者耐受低血糖能力较差之特点。   以下简介常用几种降糖药在老年患者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阿卡波糖:为一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阻止肠道中的多糖分解,使单糖产生减少,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且不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于轻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腹胀、腹泻、吸收不良等副作用,症状明显需要对症处理。   (2)、二甲双胍:是唯一的治疗糖尿病的双胍类药物,能抑制食欲,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单独应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反应,是老年糖尿病治疗的适宜药物,尤其适于肥胖老人。   (3)、磺脲类药物: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释放,但第一代如D806、优降糖易致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第二代如达美康较为安全,很少发生低血糖反应,可作为磺脲类药物中治疗老年糖尿病的首选,糖适平适用于伴有肾病或肾功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变化以确定适宜剂量。   (4)、胰岛素:用于较重或伴合并症如急性感染、坏疽、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口服降糖药无效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单一品种或预混胰岛素,开始要用小剂量,逐步加量,并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以避免剂量过大而诱发低血糖反应。   二、可以供糖尿病人选择的药物有:   1、磺脲类   (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2)、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4)、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5)、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6)、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全吸收。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全,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且病人胰岛B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以上为目前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其降糖强度从强至弱的次序为: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奇特。   2、非磺脲类   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其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用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3、双胍类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它不影响胰岛素分泌,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其降糖作用较苯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药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由于它对胃肠道的反应大,应于进餐中或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4、α-糖苷酶抑制剂   本类药物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其常用药物有:糖-100、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糖-100:主要成分BTD-1是调节饭后血糖急速增加的大豆发酵提取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MORI利用脱脂豆粕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MORI产生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小肠绒毛里面的α-葡萄糖苷酶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2)、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亦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3)、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也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5、胰岛素增敏剂   本类药物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能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其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1)、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因胰岛素缺乏引起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素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时无需调整剂量。贫血、浮肿、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适用。作为常用的降糖药,文迪雅由于存在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已停止了该药在中国的推广工作,专家建议酌情慎用。   (2)、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适用于2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吡格列酮与磺酰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能提高疗效。同时随着同类药罗格列酮(文迪亚)在全球的使用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吡格列酮的市场将有所扩大。   6、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胰岛素制剂在全球糖尿病药物中的使用量也位居第一。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唯一治疗药物,此外,约有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目前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都在加紧对胰岛素非注射剂的研发。  养生导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血糖是主要原因。此并发症会使人肢体麻木,逐渐消失痛感,可能会引发瘫痪,因此必须积极治疗。那么,得了神经病变如何治疗呢?下面从中医和西医角度为你详细解答。   一、中医治疗   (一)、中医辩证分型   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辩证分型,中医学界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多根据自身在临床中的经验和体会而辩证分型。有的认为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痰,瘀是2个重要的发病因素。因此,在分型论治时,多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法。   1、脾虚肺燥型:此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麻木或疼痛,下肢痿弱,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皮肤干燥无华,纳呆便溏,咽喉不利或口渴,舌红或淡、苔黄或白而少津,脉细无力。治疗此症宜采取健脾清肺、润燥利湿的原则,可选用清燥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为:黄芪50克,白术、陈皮、泽泻各20克,人参、茯苓各15克,炙甘草、猪苓、炒神曲、麦冬、当归、生地黄、五味子各10克,升麻7克,黄连、炒黄柏、苍术、柴胡各6克。血虚麻木甚者可加当归、鸡血藤、丹参;肢厥冷痛者可加炮附子、仙灵脾、肉桂;瘀血重者可加牛膝、川芎、桃仁。   2、气虚营弱型:此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麻木或有蚁行感,下肢痿弱无力,气短乏力,倦怠嗜卧,面色无华,心悸头晕或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疗此症宜采取益气养血的原则,可选用人参养荣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为:白芍20克,当归、肉桂、炙甘草、陈皮、人参、炒白术、黄芪各15克,熟地、五味子、茯苓各10克,炒远志7克,鸡血藤25克。肢体瘙痒者可加地肤子、白癣皮、何首乌;肢体拘挛者可加木瓜、白芍、赤芍、伸筋草;肢体浮肿者可加防己、桂枝、茯苓。   3、寒凝血瘀型:此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尤其是下肢)冷痛,入夜尤甚,得温痛缓,重者昼夜皆痛,趺阳脉微弱或无,舌淡嫩或胖、苔白或润,脉沉细或弦紧。治疗此症宜采取益气散寒、活血通脉的原则,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为:黄芪15~30克,桂枝、干姜各12克,杭白芍25克,桃仁、川芎、当归、熟地各1 5克,红花10克,附子(先煎)7克。疼痛较重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其药物组成是:生姜、桂枝、知母、苍术、甘草、麻黄、炮附子、防风、白芍;寒邪重者可加细辛、葛根、桂枝;疼痛剧烈者可加川乌、干姜,或酌量使用马钱子;瘀血重者可加五灵脂、炒蒲黄、水蛭,或同时服用桂枝附子汤,其药物组成是:桂枝、附子、生姜、甘草、大枣。   4、肝肾阴虚型:此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麻木、酸痛、灼痛或刺痛,骨肉瘦削,腰酸膝软,且伴有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暗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疗此症宜采取养肝益肾、通经活络的原则,可选用健步虎潜丸加减。   其方药组成为:龟板(先下)、知母、生地、熟地、牛膝各15克,黄柏、当归各12克,杭白芍20克,锁阳10克,木瓜25克,忍冬藤30克,牛骨髓适量。肾虚腰痛甚者可加用静莶草、牛膝、鹿含草;阴虚甚者可重用生地,并加用菟丝子、枸杞子;阳虚者可加用鹿茸、巴戟天、肉苁蓉;肢体麻木、疼痛较重者可加用蜈蚣、全蝎、蕲蛇。   5、痰湿瘀阻型:此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麻木困重、灼热疼痛,下肢痿弱无力,或局部红肿热痛,且伴有大便不爽、小便黄赤、口苦而黏、舌紫或暗、苔黄腻或白浊而润,脉弦滑或濡数等症。治疗此症宜采取祛痰利湿、活血通络的原则,可选用身痛逐瘀汤合四妙散加减。   其方药组成为:牛膝20克,地龙、香附、秦艽、黄柏各12克,木瓜、当归、川芎、苍术各15克,甘草10克,黄芪30克,薏苡仁25克。呕恶甚者可同时服用平胃散,其药物组成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肢体顽固麻木且疼痛者可加用白芥子、瓜蒌;瘀浊甚者可加用乳香、没药。   (二)、中医专方治疗   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大多采用在辩证或辨病的基础上进行专方治疗。多数医生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党参,黄芪各15-30g,葛根,女贞子各15-20g,当归15g,川芎12g,地龙12g,海风藤20g,木瓜10g,水蛭12g,生甘草6g)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一定的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血液流变,肢体运动神经传到速度明显改变。有的以活血化瘀法(丹参30g,川芎15g,益母草15g,当归15g,水蛭15g,赤芍15g,鸡血藤15g,木香15g)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方面也不错的疗效。   (三)、中药针剂   以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研制成中药针剂,在临床运用较多的有葛根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等。临床上有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葛根素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说明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等作用。也有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红花注射液对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内皮素,血栓素有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四)、中医外治   外治法无创伤,不增加患者的痛苦,且费用较低。无论是但用或是配合其他疗法都有良好的疗效。常用方法有外洗,外敷,外搽,足部按摩等。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运用中医外治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迅速缓解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   (五)、针刺治疗   针灸是中医学瑰宝。临床运用针刺疗法来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单纯针刺,透刺,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梅花针叩刺,穴位注射,电子灸,火罐疗法等,均获得很好的疗效。有用单纯针刺治疗,有效率可达85%.治疗前后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有显着差异。说明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可通过改善其血瘀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使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以固本通络立法用电针治疗,治疗后,对红细胞山梨醇无影响,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改善,提示本法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损伤作用,从而有利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变经病理损害的恢复。采用针刺加背部膀胱经走罐的方法治疗,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提示背部膀胱经走罐可加强单纯针刺的疗效。   二、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前临床上没有明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西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从病因及对症治疗两个方面考虑,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第一步、 良好的血糖控制;   第二步、 改善微循环;   第三步、 神经营养药;   第四步、 改善症状的对症处置。   第一步: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常用药物有:   ①、磺酰尿类   A、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减少胰岛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减慢肝对胰岛素的消除。   B、 代表药物:格列吡嗪、格列齐特。   ②、双胍类   A、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B、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C、 特点:对无论有无胰岛B细胞功能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作用,且对一部分人有减肥的作用。   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A、 作用机制:在小肠刷状边缘竞争抑制α-葡萄糖苷酶,从而减少淀粉、糊精、双糖在小肠吸收。   B、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   C、 特点: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所以不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④、胰岛素增效剂   A、 作用机制:使外周组织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降低肝脏产生葡萄糖,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葡萄糖转运入肌肉和脂肪,激活外周节游离脂肪酸代谢基因。   B、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⑤、胰岛素   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较为严重出现糖尿病足产生重症坏疽或重度感染足的患者要停用口服降糖药,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注意糖尿病足坏疽急性感染期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用量较大,感染控制后胰岛素要尽快逐渐减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第二步:改善微循环   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和足部缺血,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重新恢复足部循环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最中药的一环。临床上多采用微循环改善剂和血管扩张剂等等来改善血液循环。   酚妥拉明是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扩张微动脉,缓解微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灌注。   山莨菪碱对大脑皮层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通过植物神经调节血管紧张度和全身平滑肌,扩张全身小动脉、静脉,增加外周微循环血量,并有阻止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流阻力,加速血液流动,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尼莫地平为钙拮抗剂,治疗DPN在近年来的重要进展。通过实验证明该药不仅对DPN的发生有预防作用,还可使DPN症状改善。30mg,po,tid,连用8周,有效率91.3%。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增加神经血流量,改善神经缺血缺氧;②增加神经内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微血管生长;③改善神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反应;④特异性地阻滞神经钙内流,直接保护神经作用。   尿激酶(uk)可以降低纤维溶解酶激活抑制物的活性,增加纤溶酶活性,从而溶解纤维蛋白,达到溶栓效应,能使血流进一步畅通,血管扩张,微循环得到改善,增加了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同时有降血脂和降血糖作用,故治疗DPN有较好疗效。治疗63例DPN患者,1.5万~2万U加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脉滴注,qd,2周1个疗程,休息1周再用第2个疗程。结果:30例显效,28例有效,总有效率92.1%。治疗病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是值得临床应用的一种新方法。   第三步:营养神经   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在控制血糖,改善维循环的同时,应加用修复神经损伤的药物。   临床上常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包括:   ①维生素类   是治疗DPN最基本、应用最早的药物。正常神经组织主要依靠糖代谢供应能量,当维生素B族缺乏,糖代谢障碍,能量供应减少,神经组织最易受累。有报道DM患者血清中维生素B1浓度是低值,可能存在维生素B1缺乏的糖代谢障碍,而出现感觉异常等周围神经炎症状。给予维生素B1症状可得到改善,用100~200mg/d,im,或20mg,po,tid。亦有人提出维生素B12和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紊乱,血液中谷胱苷肽浓度的减低等有关。因而DM患者有潜在维生素B12缺乏,故用维生素B12治疗有效,250~500μg,im,qd。近年来采用的新制剂甲钴胺(弥可保)为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制剂。   ②爱维治   一种修复神经损伤的修复因子。改善神经传导速度(NCV)明显,尤以运动神经传导功能为着。   第四步: 改善症状的对症处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严重者会产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患者由于大面积组织坏死造成贫血,低蛋白频发,要及时不从人血白蛋白,血浆,悬浮红细胞等,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养生导读:人体内的胰岛素不仅能控制着血糖的高低,还是人体另外两大物质——脂肪与蛋白质的主要调控元素。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足,因此病人常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即我们所说的“高血脂”。这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那么,糖尿病人血脂高怎么治疗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糖尿病人血脂高的治疗方案:   第一步:非药物治疗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降脂的关键。高血脂患者通过日常生活调节降低血脂,既要限制饮食减少摄入,又要加强运动增加支出,使消耗大于食量。还需注意多吃低糖、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和限制饮酒,建议平时可以经常用[陈志谦决乌汤]这种中医经典组方茶长期做茶泡饮,可以起到很好防治效果。饮食中增加山楂、葱头、木耳、香菇、燕麦、大蒜、大豆、茶叶、海带等健康食品有助于降血脂。   第二步:中药治疗   因人体胆固醇形成的30%是通过饮食吸收,70%是通过肝脏合成,所以有些患者无论怎样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也无法控制高血脂。因此,这类患者在非药物治疗1年后,仍不见效就宜服用中药治疗。   降血脂的中药不仅有较好的降血脂疗效,还有调节机体、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据统计,目前中成药占医院药房降血脂药物的7. 4%,还有部分患者使用单味中草药水煎或茶饮服用,例如消食药、泻下药、活血化察药、补益药、利水渗湿药等。这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内源性脂质的合成、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纠正脂质的代谢紊乱,促进脂质的清除,同时还可减轻血液私稠度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血小板的聚集等。   第三步:西药治疗   中药降血脂的总有效率约在30%,因此,多数高血脂患者通过非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i年以上均无效时,应服用西药治疗。调血脂西药的种类繁多,药理作用各异,选择时需要参考血脂异常的类型以及患者合并疾病的种类。另外,由于人体合成胆固醇的时间在凌晨两三点钟,所以降胆固醇的西药晚上睡前服用效果更好。患者每服药2个月后,需复查血脂,肝、肾功能和肌酸磷酸激酶,一方面根据血脂的变化调整服药的剂量,另一方面密切观察药物是否产生肝、肾功能和横纹肌损害等不良反应。   二、糖尿病伴高血脂的用药原则: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男性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的患者增加3倍,而女性可能增加更多倍。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质代谢障碍的特点是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水平降低,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性,因此对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应加强治疗。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应降低LDL胆固醇至30μg/min的病人更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很大。   Ⅲ期:此期又被叫做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min,病人的血压出现轻度的升高趋势,开始出现肾小球的功能减退。   Ⅳ期:是临床上的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的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患者开始出现大量的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开始变得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Ⅴ期:即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期。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坏退,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  养生导读: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甲减与人的精、气、血相关,精气不足、气血不调的糖尿病人会导致甲减。糖友得了甲减怎么办?中医为你分析甲减的病因,对症治疗淘宝甲减。一起来看看吧。   一、糖尿病合并甲减的病因:   甲减属于中医的“虚劳,气虚,阳虚”证。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甲减主要是阳虚气耗,或伴阴伤血亏,饮停血瘀,常虚实夹杂。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有温润五脏之功。甲减症起病缓慢,素体虚弱,久病伤肾,致肾精亏损,肾气虚衰;脾为后天之本,生化气血之源,思虑损伤脾胃之气,不能化生气血,致使气血亏虚,病邪内侵,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水湿内停,发为浮肿;脾虚日久,迁延及肾,由于精、气、血的相互影响,呈现脾肾阳虚,故见倦怠乏力,少言懒语,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畏寒少汗,纳呆腹胀,腰脊酸痛,性欲减退。阳虚阴耗,气血不足,故见面色无华,皮肤苍白多屑,毛发枯稀脱落;脾虚则停饮,气虚则瘀血,故见头晕重听,胸闷心悸,面肢浮肿,腹水,女性闭经等表现。   本病的病程关键为阳气虚衰。肾为先天之本,且为真阳所居,人身五脏诸阳皆赖以肾中元刚生发。真阳虚微以致形寒神疲,可见命门火衰之象。但甲状腺激素之不足是其基本原因,激素是属于阴粘,故其病理还涉及肾精不足,阳虚之象是“无阴则阳无以生”的病理表现,是阴病涉及阳所致。部分病人有皮肤干燥、粗糙、大便秘结、舌红苔少等症,也是阴津不足之象。甚至出现肾阴阳两虚的证侯。   此外,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脾土,则脾阳也衰,肌肉失去濡养,则见肌肉无力,或肢体肌肉疼痛。脾主统血,脾虚则血失统藏,妇女可见月经紊乱、崩漏等症,常伴有贫血。肾阳不足,心阳亦鼓动无力,可见心阳虚衰的证侯,以脉沉迟或缓多见,至此全身温煦功能更差,以致肢冷、体温下降,甚至津血运化失常,聚而成湿、成饮、成痰而见肌肤浮肿。总之,甲减这种病,肾虚是其主要病理,其中肾精不足是其根本原因,肾阳不足则是关键,病变又常涉及心脾两个脏器,导致脾肾阳虚和心肾阳虚。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合并甲减的发生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情志刺激:由于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肝郁致脾虚,则运化失常,内生湿痰;或脾虚气弱,正气亏虚,气虚无力帅血,致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经络阻塞,血水不利,则见浮肿,闭经等症状。   2、饮食不当:由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中气不足,运化失常,饮食水谷不得运化,痰饮内生;痰湿壅盛,阻碍气机,损伤脾阳。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弱,日久则肾火滋养,以致脾肾双亏,则见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懒动、全身浮肿等症状。   3、外邪侵袭:多见风热毒邪,从口鼻入侵,毒邪结聚于颈前,则见咽部及颈前肿、痛;若过用寒凉之物,内伤阳气,虽颈部热毒祛除,疼痛消失,但可见发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肿等症。   4、手术创作或药物中毒:由于施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或服用某些有毒药物(如治疗甲亢的西药),损伤人体正气,致使脏腑失养,机能衰退,可表现一系虚损证侯。   中医诊断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甲减:   1、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晄白,面部臃肿,神情淡漠,神疲嗜睡,畏寒肢冷,皮肤粗糙,纳呆腹胀,腰脊酸痛,男子阳萎,女子闭经。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而缓。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运化无力,生化乏源,气血不调,故神情淡漠,神疲乏力,纳呆腹胀;久病及肾,肾阳亏虚,则畏寒肢冷,面色晄白,面部臃肿,腰脊酸痛,阳事不举,舌淡胖,脉沉迟。   方药:济生肾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2、气血两虚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反应迟钝,纳呆便溏,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或胖,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素体气血不足,本元受亏,气虚不能充于形体,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反应迟钝;脾胃纳运失常,则纳呆便溏;血虚津少,不能灌溉一身,故面色萎黄,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舌淡胖,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3、肝肾阴虚   证候:有脾肾阳虚见证外,尚有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视物模糊,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证候分析同上。肝肾阴虚,精血俱耗,致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故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   方药:右归饮加味。   4、治疗糖尿病合并甲减的中成药   (1)、全鹿丸:2~3g,日服2~3次,用于补益虚损,温肾养血。   (2)、右归丸:3~6g,日服1~2次,用于温肾阳,补精血。   (3)、人参鹿茸丸:3~6g,日服1~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补气血,助肾阳。  养生导读:糖尿病人由于血糖高,血液比较粘稠,容易形成血栓,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在糖尿病人的发病率在50%以上,不但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必须做好防治。下面为你介绍怎么治疗糖尿病脑血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脑血栓的症状:   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怎么治疗糖尿病脑血栓?   1、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增高是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的原因之一,所以,血糖的合理控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者可口服拜糖苹、糖适平、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或注射胰岛素和佩戴胰岛素泵,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降压、降脂、溶栓治疗   此项治疗措施是针对糖尿病人合并脑血栓或高脂血症,由于糖尿病人本身血糖高,血液比较粘稠,如果再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无疑便是雪上加霜,糖尿病合并脑血栓便一触及发,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关注自己的血压血脂,适时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波依定、蒙诺、代文等)、降脂药(如消胆安、安妥明、益多脂等)。对于溶栓治疗,糖尿病人可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控制血栓的形成,近而能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   3、饮食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药补不如食补”,机体的一切活动均来源于食物,所以只有吃的健康,才会有一个好的身体,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宜饮食清淡、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摄入,在这里提示糖尿病人可食用山楂、魔芋、西芹、香菇、木耳、海带等,平时多饮淡茶,睡前喝杯纯净水。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因此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这样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4、运动的调节   运动疗法是依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疗法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为重要。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的治疗与预防是必不可少的,糖尿病人或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的患者可进行轻柔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均非常有益。   糖尿病人并发脑血栓的原因:   1、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甚至还可以有水、盐代谢和酸、碱失调,以上这些代谢障碍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故糖尿病人容易产生脑动脉硬化症,损伤脑血管。   2、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几种因素互相协同作用,最终发生脑血栓。脑血栓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故而对糖尿病者来讲,积极做好预防、加强自我保健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认真控制糖尿病本身,平稳、有效、持久地控制血糖趋向正常范围,这是防止脑血栓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兰州治癫痫病哪家医院比较好

兰州治癫痫病比较好的专业医院在哪

兰州那个医院治疗癫痫病比较好

甘肃看癫痫病去哪家医院

治疗癫痫病甘肃好医院

TAG:
相关内容